2016/05/12

<香水:一個殺人者的故事>不能被拍成電影的電影



Stanley Kubrick曾說過"<香水:一個殺人者的故事>這小說不能被拍成電影。"因為小說所寫的是人類五感的其中一感"嗅覺",小說有大量篇幅描述人類世界的不同氣味。小說的讀者可以透過文字這個媒體幻想出書中所描寫的氣味,影像在這方面則較難處理。直至1999年Stanley Kubrick離世後,德國導演Tom Tykwer得到同樣是德國出生的作者Patrick Sueskind授權拍攝,小說<香水:一個殺人者的故事>終於被拍成電影並於2006年上映。記得香港亦有一套叫<薰衣草>的電影,當年宣傳為一套可以用嗅覺"聞"的電影,即是電影到時到後就會噴一些配合戲情的香精氣味,可是觀眾反應只是一般,很多都說聞不到薰衣草味,聞到M記薯條味的則不少。不過我想電影<香水>用這方法給觀眾體驗故事中巴黎18世紀應該非常有趣,電影頭三分一都是那些死魚味、木頭霉味、爛包心菜味,全戲院都臭氣熏天,到底有幾多觀眾能夠頂得住,忍耐到最後一嘗主角葛奴乙由十三位少女提煉調製的絕世香水。


電影的主角葛奴乙生於18世紀的巴黎,他天生異於常人的鼻子能夠聞到其他人聞不到的東西。經歷過孤兒院及皮革廠近乎死亡邊緣的生活後,自小迷戀氣味的葛奴乙最終給他嘗到有如愛情初戀般的氣味。一位十三歲少女所散發出的體香使他心醉。一次機會,葛奴乙給香水師包迪尼展示自己調製香水的獨特能力,其後成功成為了香水學徒,學習提煉香味,
調製出他內心氣味王國的香水...

為了創造商業產品,可以去到幾盡

當一個人完完全全沈溺做一件事情,最後到底會有甚麼可怕事情發生呢?主角葛奴乙天生賜予他一個比動物更加靈敏的鼻子,因為知道與別不同,兒時已完全沈溺在氣味裡,再加上往後發現自己身體竟然異於常人,沒有一般的體味甚至是沒有任何味道,使他更加渴求創造屬於他個人的香水,證明他曾經在世的香水。原本只是一個無傷大雅的事件,可是他的香水是需要以人的性命作為犧牲。調製過程絕不手軟,連殺十三位未經人道的女子來提煉她們的體味再集結成一支能夠牽動人心愛情的香水。當所有民眾都知道他就是殺害無辜少女的兇手。就在他被帶到刑台視眾時,他取出包含了十三條人命的香水,滴少許在手帕,輕輕一揮,香水更加像毒品。在場所有人都被迷倒,包括主教馬上對台上的兇手改觀。一念天堂一念地獄,由原本人神共憤的死囚變成萬人景天使。現實裡有幾多人是為了個人目的而不顧別人,為達到目標而犧牲其他人。世上有幾多人盲目追求商品,尤其奢侈品,是商品或是毒品。


在自已看過的小說改編成電影的作品中,大多都不能滿意看過小說的讀者,較成功的改編作品有九巴刀的<等一個人的咖啡>和李安的<色戒>、<斷背山>。九巴刀的<等>除了保留角色名稱外,人物設定及劇情有大量改動,幾乎可以寫成另一本<等一個人的咖啡>小說。李安改編的<色戒>則將張愛玲萬餘字的小說補白大量劇情,變成有李安味道的作品。小說改編成電影都好像會遇到相同問題,劇情及人物因為篇幅所限,往往不及小說詳盡仔細,尤其一本大約十萬字的長篇小說,因為每人的閱讀速度不同,可能要三天,一星期,一個月等等,但相信總不能三小時內讀完全書,電影才147分鐘,所以很難好像小說那樣詳細交代小物情節或直接將一些內容剔除,而且讀者每天都讀同一本書,不多不少都會產生一些好的認同感,例如某些歌聽多幾次慢慢覺得好聽、看得多杜如風的旅遊節目越來越順眼。<香水>的電影比小說簡化了劇情,像小說版的電影Trailer,可惜不是Stanley Kubrick執導,如果當年Stanley Kubrick不拍<發條橙>而拍這套<香水>,會不會成為另一套經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