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9

<孤兒Orphan>相同材料,本土外地大不同 2/2



電影撞橋及偷橋經常發生,美國電影動畫更加是重災區:

<獸猛猛奇兵>、<慌失失奇兵>、<森林反恐隊>、<4條腿拯救隊>,每戲電影都差不多,看過的觀眾可不可以馬上答覆那套電影其中一個角色是烏龜。

無獨有偶,香港亦曾經出現過這情況。香港的<殺人犯>與美國的<孤兒Orphan>不約而同以現實生活中的一個病症作為劇本的題材,各自拍出人物雷同,故事不同的電影。而且這兩套電影更加是同年上映,馬上看出不同地區的創作人就算題材相近,最後亦有不同的取向。



<孤兒Orphan>的故事大約是已經育有一子一女的夫婦,因為妻子過去流產的經歷使她受盡惡夢困擾,為擺脫揮之不去的傷痛,他們決定領養一名孤兒作為彌補失去嬰孩之傷感。
當這名年齡與自已較大的兒子的孤兒正式成為家庭成員之一,初時還算是為家人帶快樂,可是隨後性格大變,怪事亦頻頻發生,直至最後...

<孤兒Orphan>與<殺人犯>這兩套電影算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對象,很易容看出東方人與西方人編寫劇本的差異。先不談論電影的好壞與特技,<孤>的人物設定、人物關係和劇情鋪排這三方面都比<殺人犯>仔細和有心思得多。

妻子熱愛音樂,偏偏兒子沒興趣,反而對TV Game的音樂遊戲非常在行,兒女則有聽覺殘存;

那名孤兒過去的經歷與那丈夫之間的關係;

尤其夫婦到孤兒院初次接觸那名孤兒那一場戲,有較多篇幅交代他們的相遇,領養前發生的事件使之產生的共鳴與認同,使觀眾明白為何這對夫婦有合理的原因為何在眾多孤兒裡,偏偏就是選中這位。反觀<殺>則以一句"可能因為我們很相似(樣貌)"的簡單對白交代就完了。可以看出<孤>的創作人重視故事發展的合理性,將一些看似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盡量將他們合理化。

<殺>橋段作為首要考慮,只要橋段成立或一些東西會使橋段不成立的東西,簡單帶過甚麼不提。而在<孤>的故事裡可以看到很多心思細密有趣的情節:


孤兒身上的飾物、不肯去看牙醫的原因、聖經入面的相片、後園的植物、夫婦過去的關係、丈夫對性的渴求、用圖畫比喻人的外表與內心...沒有浪費任何一個出現過的情節,所有都可以解釋,包括最後給丈夫喝了那支紅酒,那支紅酒本是因為早前妻子買來給自己解愁喝的,最後給丈夫因為擔憂家人而喝了,而且還被人色誘,這是巧合還是編劇寫的?

對於"性"方面的處理亦有很大不同,東方華人對比西方外國人在"性"方面真的顯得比較保守,<孤>在電影中有多次看出這兒童對於"性"有較特別的看法,尤其結局更加是重要元素之一,相對<殺>就顯得非常含蓄,劇情只是輕輕提及。

2片還有很多有趣的對比,例如兇手的動機、如何設局、如何交代真相...可以給大家發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