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5/04

<殺人犯>相同材料,本土外地大不同 1/2



好的電影往往能夠利用觀眾口碑加場再加場堆高票房,
例如香港的<狂舞派>、台灣的<海角七號>、印度的<作死不離三兄弟>與及上年郭富城主演的<踏血尋梅>都屬於一致好評,讚好不絕的佳作。

那口碑差的電影呢?

在香港電影史上曾經有一套叫<殺人犯>的電影竟然能夠憑著劣評如潮,中伏至慘不忍睹的口碑,成功吸引未看的觀眾抽荷包真金白銀買飛入場,以揭秘心態看過明白。情況就如小明說黃亞狗的妻子是大眼外星人而且仲有粒家燕墨,基於人類的好奇心態,你都想揭開新娘的神秘面紗看看。觀眾越鬧越要睇,結果實在出人以表,難以想像,比電影中的故事更加情理之內,意料之外。

同是郭富城主演的<殺人犯>當年上映憑"完全超出觀眾想像"的情節,即是一眾香港影迷統稱"魔童自爆"事件,成功取得突破票房一千萬,如果以另一套電影票房不足六百萬的<父子>作比較,<殺人犯>在票房上已經算合格有餘。



<殺人犯>的故事是偵探小說常有的劇情,即兇手設局將所有罪名闖禍給追查案件的偵探的推理故事。重案組探員凌光正追查電鑽連環殺手案件,一天被發現暈倒在大廈內,而在相同地點裡,同僚泰哥身受重傷,生命危殆,疑似是電鑽連環殺手所為。凌光醒來後,不但記不起事件經過,更奇怪的是對自己不利的證據逐漸出現。當受害人逐一遇害被殺,凌光的精神狀態亦慢慢轉差,開始懷疑自己是否真的兇手,直至他接近崩潰前一刻,兇手竟然...

電影由開始至前半段,拍得有板有眼,韓式暴力嗜血處理,充滿謎團的兇殺案,故事蠻吸引追看事情的發展,尤其看懸疑偵探片的觀眾會特別留心對白與每個畫面,心怕看漏甚麼,猜不出兇手是誰。但往後的故事發展越來越不對路,觀眾越來越鼓譟,劇情不停在重複打圈:有人被殺,凌光失常發癲。A點去B點去A點去B點去A點去B點...

而最使人懊惱的是身為偵探電影,甚麼都不用查,不用猜,不用估。

郭富城飾演的凌光查案神經過劉青雲,全靠直角。角受害者身上的電鑽傷痕一看就知是點線圖案。

線索不用找,時候到了,自會走過來。電鑽、木頭公仔、兒時合照相片...好似生了對腳,識行識走識行埋黎。

兇手自已走出來說自已是兇手,解釋一切謎團。就如金田一還未說他的例牌對白"以爺爺的名字發誓,我一定找出真凶..."那個黑影就醒目地出來說自己是兇手,連估誰是兇手的自由都被編劇剝削。

另電影裡出現一個非常明顯的問題,就是創作人過份將焦點放在他們認為是天下無敵的兇手真相橋段上,而在故事裡忽略了太多不合理和設計了太多巧合的地方,有些很重要的事情更加是一句對白交代了就當作事情已經合理化。

仔仔如何被領養?兇手如何找到受害者?受害者的兒時相片?

回想起當年在戲院觀看時情況:其中一場戲,凌光在醫院病房對著生命危殆的同僚泰哥解釋自己不是兇手。這時在場觀眾看到演員浮誇的演出已經忍不住,開始聽到上下左右傳出零碎笑聲。直至往後的一場:凌光神情緊張注視屋外情況,阻攔家人外出同時舉起手上利刀。觀眾已經到達失控情況,笑聲不絕。而電影裡有一個地方是當年買飛入戲院的觀眾才會看到的...不是,應該說聽到才對,就是兇手自爆自己是兇手時,兇手說話的聲線是另外配的,類似加了變聲器的老牛聲線。自問都算半個電影迷,睇戲多過睇報紙,身經百戰,但這刻實在招架不住,一齊與觀眾放聲大笑,笑到一齊有腹肌。這個特別效果,之後推出的DVD是沒有被收錄的。這場戲不但沒有半點緊張的氣氛,而且更引人發笑。有相似情況的電影已經要數到<幻影特攻>結局陳小春跳樓自殺那場。明明是很認真很嚴肅的電影,竟然令觀眾笑到反晒艇,那就可以肯定這套電影中晒招,奶晒野。



<殺人犯>在製作上與<不能說的‧秘密>相似,即集合業界不同部門的精英打造新導演首套電影處女作:台灣首席攝影師李屏賓、對服裝設計很有研究文念中、每年都獲提名的剪接師張嘉輝、王家衛御用音樂師梅林茂與及兩屆金馬獎最佳男主角郭富城,台前幕後猛將如雲,手上如此多好牌,電影理應差極有個限度,偏偏問題出在電影最基本的劇本裡,其實電影裡可以看到一些有趣的點子,例如電影的其中一場,有趣地借用了經典電影<凶兆>結尾教堂那場戲,<殺人犯>與<凶兆>的人物設定是一個好有趣的比較。所以凌光曾說兇手是鬼就是這個原因。可惜,劇本劇本,一劇之本,一套電影,劇本死了,神仙都難救。

下期"<孤兒Orphan>相同材料,本土外地大不同 2/2"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